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www.acapellaapp.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acapellaapp.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文/段祺華
今年6月,被稱為我國首部真正的律政大戲《金牌律師》第一季“離不離律師事務所”在東方衛(wèi)視的播出,引來眾多觀眾和網友的熱烈追捧,進而引起各界的熱議。很多圈內外人士都問我,作為一位律師界元老級的人物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跨界,來投資制作律政電視???因為當時正忙于幾個跨境大案在國外開庭和起草《金牌律師》的第二季“誰是繼承人”的劇本,我無暇作答,趁著這幾天休假我想給關心我和《金牌律師》系列的人們講講這部律政劇背后的故事。
我打小就是個文學青年,寫過詩歌、小說。后來進入法學院讀法律,便暫時把文學夢在心底深處埋了起來。1988年為了更好的深造,我自費去了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留學。
當時我先在紐約大學讀美式英語,等待法學院的通知。那時的中國留學生都很窮,為了貼補生活費,我只能白天讀書,晚上打工。打工的地點是美國曼哈頓東部上城區(qū)的一家雜貨店,我的工作是為客人提供錄像帶出租的服務。不久,我發(fā)現來借電影和電視劇錄像帶的人群基本上都是聯合國的基層工作人員,他們就住在附近一帶,而且是單身漢居多。因此成人影片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好萊塢new release的新片子,接下來是經典片。為了更好地向顧客介紹影片的內容,我向老板娘提出能否借些帶子回去讓我先看一看。那老板娘是個臺灣移民,很小氣。她說要借可以,半價優(yōu)惠,客人借一天是1.99美元,你借算0.99美元。我說這是為了工作,也要收錢?老板娘死活不肯松口,最后同意我不用付現金,每月發(fā)工資時扣。就這樣打了半年多工,不僅使得我的英語口語能力突飛猛進,還為我肚子里裝進了近百部的美國電影和電視劇。
記得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當初盡管3X的成人片收視率最高,排隊的租客最多,但他們似乎都寡言少語,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我問老板娘為什么會這樣,美國不是性開放的社會嗎?老板娘說,你不真正了解美國人,大多數美國人還保持著清教徒的傳統,有著正統的價值觀??纯船F今的中國影視劇市場,人們更多地被收視率和票房數所綁架,狗血、低俗甚至以打擦邊球式的裸露來博取觀眾的眼球,價值觀呢,已經很少有人關心了!這大概也是高大上的有著正面價值觀的律政劇或電影幾乎沒人去做的原因吧。
我當時還年輕,看的最多的當然也是最刺激官能的成人片,不過兩個星期后那份新鮮感就過去了,后來再也不愿看成人片了,覺得挺惡心。于是便看了大量的好萊塢新片和經典片,以至于就是到了今天看到國內一些大牌導演的大片,我還是能清楚地指出某個精彩鏡頭是從美國哪部老電影中抄襲或者說得客氣一點,是借鑒過來的。
現在回首去看,我想這段二十多年前的在曼哈頓打工的經歷還真是我現在做《金牌律師》系列電視劇和電影最初的濫觴,正是這段珍貴的打工記,在我人生的歷程中結下了與電影和電視劇最初的情緣?!?/span>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