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quán)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yīng)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shù)編輯:高春光
編 務(wù):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wǎng)上投稿系統(tǒng):
http://www.acapellaapp.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網(wǎng)址(東方律師網(wǎng))
www.acapellaapp.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nèi)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
“人在草木間”。會心的朋友已經(jīng)知道我要說的是一個“茶”字。“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杜甫老夫子約茶,我當然不會拒絕。三月,煙雨江南,幾莖新綠,形如雀舌,杯中沉浮時,你已把春天捧在手里。
茶本平常,取自自然,尋常百姓家,開門七件事,與柴米油鹽同列,一身煙火氣,可大碗喝。茶亦通神,參禪悟道,滌凡塵,述心境,敘友情,宜小口品。且盡盧仝七碗茶,傳誦千年,膾炙人口,“一碗潤喉吻,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腋下習習清風生”。
《茶經(jīng)》記載,“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神農(nóng)嘗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始為藥用,后為飲品,源遠流長。今人所謂茶文化,成于唐,盛于宋,文人士大夫一參與,遂成氣候,蔚為大觀。“且將新火試新茶”,宋人追求精致生活,更是將這一片葉子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上承唐代的煎茶法,再到工藝復(fù)雜又妙趣橫生的點茶法,以及融入文化藝術(shù)的分茶法,都成為當時飲茶的主流方式。陸游客居臨安,“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煩悶無聊中分茶為戲,白色的茶沫浮于黑盞之上,為字畫,為花蟲,為鳥獸,風雅有趣。近年來人們生活富足,茶道從日本、臺灣回流,注重儀式和美感,花樣繁多,形式大于內(nèi)容,喜歡就好。
十七世紀初,中國的茶和茶文化被荷蘭人帶回歐洲,并風靡世界。茶葉改變了歐洲人喝生水的陋習,幫助歐洲度過了瘟疫流行的艱難歲月,也成為當時世界貿(mào)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出海淘金的英國人把喝茶的習慣帶到了北美大陸,形成了巨大的北美茶葉貿(mào)易,并引發(fā)北美民兵反抗英國《茶稅法》暴政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成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線。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列克星敦的第一聲槍響,“美利堅”由此走上建國之路。引述這段史實,是因為一則炒冷飯的愚人節(jié)新聞:謊傳近日美國國會通過“陸羽法案”,認定茶圣陸羽為美國國父,特朗普發(fā)推特祝賀:沒有陸羽,就沒有美國。這種普通的植物葉片,承載不了建國、治世之道,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從來由人不由茶。
回歸本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故鄉(xiāng)在湘西南的大山中,草木繁茂,山林中散見野茶樹,鄉(xiāng)人偶有春天采嫩芽制茶的,工藝粗糙,量少,味苦,只堪自用。幼時,山頭有集體的茶場,春夏間放學后,挎一竹籃,徜徉于一排排茶樹間,摘下一片片嫩葉,一斤或可得四、五分錢的酬勞,不亦樂乎。大學春假,出游杭州,與友人龍井問茶,一路急走后坐定,茶農(nóng)送來玻璃杯,杯底的茶葉嫩黃、扁平、羞怯,沸水注入,翻滾、舒展,香氣撲鼻,飲之口舌生津,回味悠長,疲累頓消,有人生初見的驚喜?;叵肫饋?,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龍井茶,還無需“地理標志產(chǎn)品”的保護。后來好多次,于西湖邊的柳蔭下,于滿隴桂雨的花香里,總找不回當初那杯好喝的茶。
從事法律職業(yè)多年,案牘勞形,絲竹亂耳,需要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故從不貪杯中酒,“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固不可取。“從來佳茗似佳人”。一杯好茶,色香味俱佳,賞心悅目,提神醒腦。平日忙碌時,隨手泡上一杯綠茶,大口解渴,小啜靜心,視年齡性別,可加玫瑰茉莉,或枸杞人參,附帶養(yǎng)生,隨意為上。周末閑暇時,有功夫品功夫茶,必須講究,三五好友,坐而論道,品評茶、水、器,暢聊天、地、人,沉浮得失,拿起放下,盡在茶中。
飲茶,重在“好喝”。比如訴訟,重在勝訴。所有的法律服務(wù)都重在滿足客戶的需求,解決存在的問題,至于是把復(fù)雜的問題簡單化,還是把簡單的問題復(fù)雜化,手段而已。當然,過程也關(guān)乎結(jié)果。泡好茶的訣竅,但手熟爾,越了解,越用心,投茶、注水、出湯,一氣呵成。一杯好茶,終究離不開人與茶、水、火、器的配合。
中國六大茶類,綠、白、黃、青、紅、黑,總有一款適合你。茶葉注重產(chǎn)地、季節(jié)和工藝:龍井以西湖為名,獅峰、龍井、云棲、虎跑、梅家塢平分秋色,頭采、明前、雨前,貴賤不一;普洱講究山頭和品牌,古樹、宮庭,生茶熟茶,干倉濕倉,以老為尊;白茶產(chǎn)于福鼎,黑茶長于安化;武夷山九龍窠內(nèi)的一座陡峭的巖壁,是母樹大紅袍的圣地;鐵觀音離不開安溪,臺灣烏龍必稱高山,巖茶肉桂來自牛欄坑,兼以野化、手作,身價百倍……亂花迷人眼,需要刪繁就簡,調(diào)動自己的常識、口鼻、身心去嘗試和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味道,好喝、干凈,對你來說就是一款好茶。
水為茶之母。久居都市,自來水立等可取,用之泡茶,會被自己嫌棄。遠赴虎跑泉取水,遠水難解近渴,杭州人也不會高興吧?!都t樓夢》中,茶道高手妙玉對泡茶之水的要求苛刻,給賈母泡“老君眉”時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待到與寶釵黛玉喝茶時,用的卻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凡人無此等閑逸之心,選用那個有點甜的山泉水,足矣。
壺為茶之父,說的是茶器之重要,茶與器,相得益彰。壺,泡茶首推宜興紫砂,不同茶類不可混同,重在功能,亦有瓷、陶、玻璃等材質(zhì)。壺以外,有用蓋碗的,技術(shù)難度稍大——燙手。也有重審美的,比如強調(diào)原始、天然、粗礪,所謂“侘寂”之美,各取所需罷了。至于煮水,常用的電熱水壺,簡單實用,還可選擇鐵壺、銀壺、銅壺、陶壺之類,各有側(cè)重。前些年去臺灣,背回一只日本老鐵壺,斑駁漫漶,有古樸之氣,然銹跡難除,不堪常用,已冷落蒙塵。
茶器一類,不能不說茶杯。自從某富商用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喝了一回茶,不少人也想試試。彩瓷用于茶杯,最為常見,不說也罷。瓷中之龍泉青瓷,人類非遺,“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絕妙,令人愛不釋手。宋瓷瑰寶,黑釉的曜變天目燦若星河,木葉盞靈動飄逸,兔豪、油滴、鷓鴣斑,不一而足,今人已仿制得形神皆具,擁有不難。
以上齊備,還不夠。你還得有一個茶桌吧,樹根、獨板、老船木、硯臺、磨盤,乃至中式案幾,均無不可。此外,布置一個茶席,缺不了焚香、插花之類的陪襯。如果有一個專門的茶室,掛畫、供石、養(yǎng)草,也得跟上。
說到這里,茶還未入口,且慢,先容我選茶、聞茶、燒水、溫壺、洗杯、泡茶、分茶……品一口茶湯,世間萬千滋味,盡在茶中,濃烈、芳香、鮮爽、甘甜、醇厚,或者苦澀、寡淡、生腥,甚至霉變、異味,每一口都是人生。
作為法律人,“你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形形色色的人生畫卷,鋪陳著人情冷暖、愛恨情仇、浮世繁華、江湖風雨。邊走邊看,漸漸會明白人生如茶,有厚重樸實者,有清新雋永者,有華麗堂皇者,有平淡無奇者,有不堪入口者。
勞碌奔波、殫精竭慮,法律人會自嘲后退的發(fā)際線、不再靈巧的腰身和早衰的面容,一群努力維護正義奔向光明的人,經(jīng)常游走在無力和迷惘的邊緣,需要嘗試把職業(yè)身份留在辦公室和法庭之內(nèi)。卸下盔甲,舒緩身心,茶是心靈的伴侶。放慢節(jié)奏,靜下心來,煮一壺茶,在茶香氤氳中放空自己。明天的工作,一次庭審,一場談判,我們?nèi)σ愿?。此刻的生活,一壺一杯一卷書,茶入口,字入眼,清風入室,明月在窗,物我相忘,不亦快哉?
被疫情困在家里的那段日子, 終于不用再念叨“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被改變的日常,被擱置的工作,每日里心憂天下,仍有大把時間可肆意喝茶、看書、訓孩子。除夕,自撰一聯(lián),小子書寫,貼于門旁:只爭朝夕去追夢,無論晴雨來飲茶。共勉,此邀。
曾永恒
上海首倫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中國法學會會員
業(yè)務(wù)方向:民商事訴訟、仲裁、公司日常法律事務(wù)
[版權(quán)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shù)服務(wù):上海同道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技術(shù)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shù)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quán)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