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www.acapellaapp.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acapellaapp.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文/ 孟 山
據最新統計,上海目前有律所1187所,律師15431名,律師人數基本上是按每年800人左右在增加,而律師的業(yè)務量卻增加不多。律師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但剛出校門的年輕律師有這種壓力,就連工作過一段時間的其他律師也有同樣感觸。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律師唉聲嘆氣,不知所措;有的律師知難而退,改換門庭,另尋出路;也有個別律師為了案源不惜違規(guī)違紀,走旁門左道被查處,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那么律師的路真的是越走越窄嗎?我們在如此巨大的競爭面前真的是無所作為了嗎?回答是否定的。我認為,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執(zhí)著的追求,開動腦筋,一定會有出路、會有作為的。在目前的形勢下如何拓展律師業(yè)務?我認為,社區(qū)法律事務,律師大有可為。雖然這不是一個新命題,實際上社區(qū)法律事務早先就在做,不是什么新的業(yè)務領域,只是我們有些律師關注、重視不夠罷了。我覺得我們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起點要高,基礎要牢。這里的起點不是說要辦就辦大案,代理費要收就是10萬元、5萬元以上等等。這里的起點是指立意要高,出發(fā)點要高,社會的需要就是我們律師的責任。現在有一種現象,律師同行見面,所關心詢問最多的是你今年賺了多少?辦了幾個大案?擔任哪些大企業(yè)法律顧問等等。無形中給人感到你只有賺了大錢、辦了大案、擔任國企或集團公司法律顧問才是大律師,才是好律師。在這種氛圍下,大家想方設法地去找大企業(yè)擔任法律顧問,去找那些標的大有錢賺的案件。而對那些一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不積極、不主動甚至眼睜睜讓它溜掉。就連市律協研究會的報名中也出現奇怪的現象,對建設工程、房地產等研究會爭先恐后,以爭得一席之地,仿佛加入了這樣的研究會,大案要案就能滾滾而來。而對那些冷門的研究會卻很少有人光顧。實際上像建設工程、房地產這樣的案件,比例很少,早已被那些大牌律師所壟斷瓜分,并且也不是什么律師都能辦好房地產案件的。因此,我感覺還是應當起點要高,眼睛向下,從基礎做起,從基層做起,那么,社區(qū)法律事務是大有可為的。
二、社區(qū)法律事務,量大面廣。近來中央領導多次提出,社區(qū)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重要體現,要逐步健全基礎社區(qū)管理體制。社區(qū)糾紛解決和矛盾化解是社區(qū)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律師,為社區(qū)提供法律服務,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的機遇。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區(qū)里的法律事務不但有家庭鄰里關系方面的,還有社區(qū)居民在社區(qū)外發(fā)生的糾紛,也有社區(qū)居民的公司的糾紛以及其他單位、個人發(fā)生的各種爭議和糾紛。雖然這些爭議糾紛不一定能夠形成案件,都需要律師代理,但是這些是潛在的客戶源,這些案源隨時都可能出現。現在本市各律所與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都有結對關系,并且都與每個村或居委會建立聯系,這是一個良好的紐帶,我們一定要重視它、用好它。
三、做業(yè)務,心態(tài)要平。作為律師,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我們順利時、春風得意時理解它很容易;當我們處在逆境深陷困難時能夠領會它并不容易。每個律師都想辦案,賺大錢,能出名,這不是壞事。也可以說,是律師成長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但是大的案件總是不多的,而多數是不起眼的小案件,關乎百姓的利益切身所在,也關乎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
社會需要辦大案的律師,更需要那些能夠盡心盡職、無怨無悔為百姓辦理小案件的律師。我記得有位同行曾經說過,我們沒有大律師小律師之分,只有能否辦好案件的律師之分。我很贊同。當我們?yōu)楫斒氯宿k理的案件代理意見或辯護觀點被法庭采納時,當我們看到法院或仲裁庭的裁判書確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時,當我們看到當事人拿到了其應得的欠款時,作為一名律師,我們從內心感到由衷地自豪和欣慰。因此,案件不論大小,哪怕是法律援助案件,我們都要用職責和良心來認真負責地去辦好它。
社區(qū)里的矛盾和糾紛,最后走上法庭的也就是些小案,并且占爭議和糾紛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我們律師還是要積極參加社區(qū)的調解工作,積極介入調解的代理業(yè)務,雖然這些糾紛可能多數并不需要律師的代理,但有些糾紛律師是可以參加進來,受聘進行代理。如果律師能夠代理調解相關爭議和糾紛,從而解決平息事端,維護小區(qū)安全和諧,既減輕了當事人負擔,又減少了訴訟成本,也擴大了律師業(yè)務的領域,這是我們廣大青年律師應當好好關注和重視的?!?/span>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