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影视,欧美一级二级在线观看,av在线激情,亚洲国产福利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亚洲午夜视频在线,日本在线不卡二区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zhuǎn)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jié)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wǎng)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律師文化 >> 上海律師 >> 2015 >> 2015年第04期
《上海律師》編委會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wǎng)上投稿系統(tǒng):
http://www.acapellaapp.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網(wǎng)址(東方律師網(wǎng))
www.acapellaapp.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nèi)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


“希望讓律師的 執(zhí)業(yè)環(huán)境越來越好”

2015年第04期    作者:呂紅兵    閱讀 6,418 次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呂紅兵,是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副會長。

去年1210日傍晚時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不幸離世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律師界。驚聞這一噩耗,律師們無不感到震驚和悲傷。

夜幕降臨,我握著手機呆坐在辦公室里,眼前浮現(xiàn)出與鄒碧華生前交集的一幕又一幕。

“紅兵,我們新推出了‘律師服務平臺’,歡迎您提意見!”

    “紅兵,我們要共同努力,構建法官和律師的良性關系,打造新型的共同體?!?span>

他懇切的話語,他精彩的演講……一個又一個畫面模糊了我的雙眼。

那一晚,我的微信朋友圈被所有法律人的追思刷成了灰白色。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都能引起大家的強烈共鳴,也一次又一次地觸痛著大家的神經(jīng)。那一晚,我和許多律師同仁都徹夜難眠,大家追憶著,思考著……

一直以來,法官與律師分屬體制內(nèi)和體制外兩個不同的群體,各自有所封閉,缺少足夠的認同,有時甚至相互輕視,惺惺相惜的相對較少。

2010年初,時任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院長的鄒碧華,在聽取紀檢監(jiān)察工作匯報時得知,有律師反映,一些法官在庭審中時常打斷律師的發(fā)言,甚至呵斥律師,一些判決書對律師代理意見回應較少或回應時遺漏要點。

這讓鄒碧華很是感慨。他認為,律師與法官盡管職責分工不同,但雙方作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化解社會矛盾、維護法律尊嚴、追求公平正義的目標是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

基于此,他親自起草并主導推出了《法官尊重律師十條意見》。一個基層法院,能在全國法院系統(tǒng)率先為保障律師權利出臺正式文件,在律師界乃至法律界都引起了震動。

《十條意見》包括:庭審中法官不得隨意打斷律師發(fā)言,法官不應當著當事人的面指責、批評律師,更不得向當事人發(fā)表貶損律師的言論,甚至連為律師預留車位、提供休息區(qū)、提供復印設施等細節(jié),都收入其中。

這讓我們做律師的心生敬佩和感動,并給予了積極的回應。長寧區(qū)律師工作委員會向全區(qū)律師發(fā)出了律師尊重法官的倡議書。上海律師學院在為新執(zhí)業(yè)律師授課時,將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在法庭發(fā)言時注意控制情緒,給予法官充分尊重,避免沖突等內(nèi)容,均列入其中。

2012年,鄒碧華在博客中寫下了一篇題為《法官應當如何對待律師》的文章,反思法官的角色意識,闡述了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建設對中國法治的重要性。

他寫到: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好法官與律師的關系,日積月累,必將動搖法治的根基———信任,司法的公信力將無從談起。

鄒碧華對律師的尊重,絕不是停留在一紙文書之上,而是凝結(jié)在他對律師的一言一行之中。一位老律師從深圳趕到上海開庭,在法庭上一時找不到一份證據(jù)材料,急得滿頭大汗,作為審判長的鄒碧華,對他說:“您慢慢找,相信大家都會等著您?!崩下蓭熥聛砗蠛芸煺业搅瞬牧?,順利發(fā)表了代理意見。開完庭后,老律師說:“這位法官這么善解人意,今天是我發(fā)揮最自如的一次庭審?!?span>

在我看來,鄒碧華對律師的這份尊重,遠遠超出了對某一位個體律師的關心,其實是對律師職業(yè)的尊重、對律師行業(yè)的呵護、對法律制度的敬畏。

“希望讓律師的執(zhí)業(yè)環(huán)境越來越好?!蔽液臀疑磉叺暮芏嗦蓭煟謾C里都保存著這條截屏,這是鄒碧華在去世前一天發(fā)出的最后一條微信朋友圈的留言,時間永遠定格在20141291145分。這是他對當天試運行的上海法院“律師服務平臺”寫下的寄語。這句話,在我們心中成為永恒。

在鄒碧華寫下這句寄語的兩周之前,全國律師協(xié)會民事委員會2014年年會在上海召開,他受邀作了《司法改革背景下構建法律共同體的幾點思考》的演講,“律師服務平臺”的雛形,第一次閃亮在我們眼前。

鄒碧華像是“法院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精心打磨著律師服務平臺的每一個功能。在前期調(diào)研中,他曾派工作人員在全上海范圍內(nèi)調(diào)取了20萬件有律師參與的案件,經(jīng)過仔細核算,他們發(fā)現(xiàn),若每個案件中,律師通過網(wǎng)上閱卷減少往來法院的次數(shù),就能節(jié)省60萬個小時工作時間,10萬次車輛往返。為幫助律師識別惡意訴訟的情況,服務平臺專門設置了“關聯(lián)案件自動推送功能”,將同一當事人在上海法院系統(tǒng)涉及的案件制作一份清單推送給律師。還有庭審排期避讓功能,免去了同一律師同一時間幾個案件在不同法院開庭的困擾。

這個服務平臺的推出,自去年7月啟動,到11月鄒碧華向我們展示,前后只用了短短的4個月!我驚嘆于這種高效率,殊不知在這背后,需要鄒碧華和他的團隊傾注多少心血,又有多少個殫精竭慮的夜晚。

如今,上海1325家律師事務所的近17000名律師,都已成為了這個服務平臺的受益者。

通過使用,律師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平臺提供了從案件材料遞交、繳納訴訟費到獲取案號的“一條龍”服務,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網(wǎng)上立案。此外,申請訴訟保全、調(diào)查令,甚至證據(jù)質(zhì)證、調(diào)解等事務也都可以通過平臺來完成。為確保各項程序在可視化下進行,平臺還專門設置了網(wǎng)上評價功能,法官與律師可以進行雙向評價,以實現(xiàn)相互監(jiān)督。

這個服務平臺讓律師感到了執(zhí)業(yè)的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也會通過我們,傳遞給每一位案件當事人。這個平臺,看似提高了律師的工作效率,其實是保障了律師的執(zhí)業(yè)權利,從而最終維護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與鄒碧華相識十余年,我覺得無論是作為法官還是法院的管理者,他總能站在整體的高度,為構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做著不懈的努力。因為他清醒地認識到,各種法治力量都是為公眾輸送公平正義的平等一環(huán),唯有珍視這種相生相存的價值紐帶,才能凝聚起法律職業(yè)共同體之間的最大共識,才能贏得人民群眾對法治的真誠信仰。

斯人已逝,幽思長存。得知他不幸離世的消息,上海的律師們陷入了無限惋惜和哀思之中,深圳律師協(xié)會專門為他默哀,湖南律師協(xié)會特別為他制作了悼念專輯……一位與他素昧平生的河南律師,特地乘火車趕來上海參加他的追悼會。

內(nèi)蒙古律師協(xié)會會長巴布律師,就是在去年11月的那次全國律協(xié)民事委員會的年會上第一次見到了鄒碧華。鄒碧華主動對巴布說:“可以將內(nèi)蒙古律師的身份認證資料傳到上海,我們把名單納入到‘律師服務平臺’,這樣內(nèi)蒙古律師在上海辦案就更方便了?!?span>2014年1213日,在鄒碧華離世后的第三天,我在杭州開會時遇到巴布。回憶起當時與鄒碧華短暫交談的情景,這位內(nèi)蒙古漢子緊緊握住我的手,竟泣不成聲。

一位法官的離世,為何會引起如此眾多法律人甚至老百姓的共同緬懷?回想起與他生前交往的點滴,其實不難找到答案。

從做人的角度看,他具備坦白的風格;從做法官的角度講,他具備坦誠的品質(zhì);從做院長的角度說,他具備坦蕩的胸懷。他的身上充滿了理想和樂觀的色彩,他是一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以自己的遠見卓識、專業(yè)素養(yǎng)、敬業(yè)奉獻和對司法事業(yè)的無限熱忱,讓我們看到了整個法律界的共同價值觀和最大公約數(shù)。

鄒碧華曾說,每個人都是歷史,如果能讓自己完美一點,歷史也會完美一點。

他用生命,讓法治的天空更晴朗。而我們,就是要繼承他的理想信念和實踐創(chuàng)造,帶著他心中的那團火,奮力前行。

這,就是我們對鄒碧華最好的追思。

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