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浦東現(xiàn)擁有215家律師事務所,3200名律師,其中錦天成、大成上海分所、融孚所、泰瑞洋等在航運法律服務領域知名的律所都集聚在陸家嘴地區(qū),一大批從事金融、航運法律服務的知名律師也集聚在此。同時,繼上海海事法院落戶浦東之后,作為解決航運糾紛的重要法律組織,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也落戶陸家嘴。
今年前三個季度,海仲上海分會已受理33個案件,爭議標的達人民幣4.28億元,其中不乏涉及外國知名航運公司、船東的糾紛。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會長盛雷鳴表示,航運業(yè)務因法律關系復雜,新問題多、證據(jù)量大,對律師的法學基本理論和航運業(yè)務法律技能要求較高,與外國一流航運中心相比,上海的法律服務軟實力還有一定差距。
新區(qū)司法局負責人介紹,浦東正積極推動律師事務所的轉型發(fā)展,引導有條件的律所做大做強,提升規(guī)?;?、國際化、專業(yè)化水平。同時,加強對金融、航運專業(yè)律所的培養(yǎng)、扶持,鼓勵各類律所,特別是從事金融、航運法律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加快發(fā)展,以不斷提高在國際海事糾紛、海上運輸保險、船舶代理、船舶建造、船舶租賃等方面的服務能力。
(下轉3版)
(上接2版)作為上海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落實航運軟實力的信號之一,《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標準新造船合同(上海格式)》在論壇上引起了船舶企業(yè)和法律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這份合同由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組織國家相關船廠、船東和法律專家,歷時3年修改而成,并于今年3月正式施行。該份合同推薦使用海仲仲裁、適用中國法律,并提倡使用調(diào)解的方式爭取爭議,打破了我國造船企業(yè)長期以來一直沿用西方國家通用造船合同,并試圖改變目前涉外法律爭議由西方仲裁組織裁決的局面,彰顯了中國的話語權。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