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下午,上海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yè)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律協知產委”)、數字科技與人工智能專業(yè)委員會聯合舉辦“人工智能時代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挑戰(zhàn)”講座。本次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共計有60人參加。上海律協知產委副主任鄭鳴捷律師主持。
上海律協知產委委員程玲律師以“人工智能時代下全球知識產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為題發(fā)言。首先,程玲律師通過“AI換臉”“AI文生圖”等熱點案例及其經辦的跨境知識產權糾紛,引入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局限性與中國司法實踐現狀。隨后,程玲律師以各國態(tài)度為例,討論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權性問題,闡明AI所涉案件的權利歸屬與責任劃分,并對生成式AI平臺的合規(guī)責任、AI訓練過程中數據合規(guī)與隱私保護與企業(yè)合規(guī)問題展開論述。最后,程玲律師提出了數字環(huán)境下知識產權制度應對人工智能沖擊的變革方向,使在座的委員與同行們收獲頗豐。
上海律協數字科技與人工智能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徐凱律師的發(fā)言主題為“人工智能技術對著作權主體的挑戰(zhàn)”。徐凱律師從技術性視角切入,細致剖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神經網絡算法等關鍵概念的特征,并輔以清晰的圖示,使參會者直觀、全面地理解信息與合成數據的內在關系。徐律師進一步指出合成數據可能引發(fā)的法律問題,并重點就人工智能是否具備知識產權法上的主體資格、合成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邊界等前沿法律議題提出獨到見解,最后結合對《伯爾尼公約》的闡釋以及中國司法實踐現狀,提出了雙軌制的合成數據法律保護方向,具有重要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