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瑩,北京恒都(上海)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4月28日,響應浦東新區(qū)司法局黨組織號召,下沉到三林鎮(zhèn)明豐居委,加入一線防疫阻擊戰(zhàn),為戰(zhàn)勝黎明前的黑暗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疫情之下,擔當是我的選擇
我進駐的居委會共6名工作人員,管理3個小區(qū),服務5000多個老百姓方方面面的生活需求,工作量巨大。作為法律工作者,我的工作重點是協(xié)助居委,引導群眾配合防疫政策,做好疫情防控。
駐扎小區(qū)屬于重點區(qū)域,疫情防控任務較重,有相當存量的封控樓棟。我想,既然是作為志愿者來支援一線工作,就應該站在最危險、最需要我的地方。于是,我主動請纓加入了封控樓檢測組。
面對困難,專業(yè)是我的力量
4月30日,我與居委書記一起配合醫(yī)護人員為封控樓居民做核酸,一是幫助掃碼,二是勸導群眾下樓做核酸。因為樓里有過陽性病例,有些居民覺得樓道有病毒,不愿意下來做核酸;有些居民抗拒核酸,覺得沒必要頻繁做;還有些居民要說法,質問到底什么時候能解封。掃樓的進展很慢很困難。
不管面對的居民是什么態(tài)度,作為法律工作者,我反復對自己說要保持冷靜和客觀,一戶一戶呼叫,一戶一戶耐心解釋。對于有顧慮的居民,告訴他們樓道有特保人員每天都做消殺;對于不配合的居民,告訴他們如果不做核酸檢測,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哪些不利后果包括法律風險;對于要解封說法的居民,告訴他們做核酸就是在為解封做努力。在努力勸導下,居民開始陸陸續(xù)續(xù)下樓檢測,過程中,又不斷提醒他們要拉開距離,做好安全防范。
難點推進,耐心是我的法寶
在檢測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某棟樓有一戶人家,有位老太太沒有下樓做核酸。我們便與她的兒子溝通,告知現(xiàn)在是全員核酸,因為一個人不做核酸可能會影響到一棟樓乃至整個小區(qū)的解封。老太太的兒子說他母親腿腳不便,我便說服他去跟母親溝通現(xiàn)在的疫情防治要求,對于腿腳不便的老人,我們可以采取變通措施來解決。最終,通過上樓將老人家的身份證拿下來登記,再把試管拿上去采樣的方式完成了核酸采集。
經過4個小時逐戶的耐心溝通和法律解釋說明,最終確保了封控樓里的居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全部進行了核酸采樣。
雖然天氣炎熱,穿著防護服就象蒸籠一樣,汗流浹背,腰酸背痛,但這正是我們法律人該有的擔當與應盡的社會責任,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中。我們凝心聚力,“疫”無反顧,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能早日實現(xiàn)小區(qū)清零的目標。我堅信,我們必將戰(zhàn)勝疫情,讓上海市民的生活回歸正軌,真正享受藍天下的繁花似錦!
消息來源:浦東新區(qū)司法局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