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影视,欧美一级二级在线观看,av在线激情,亚洲国产福利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亚洲午夜视频在线,日本在线不卡二区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yè)務研究 >> 研究成果

融資租賃行業(yè)發(fā)展與法治保障學術論壇綜述

    日期:2015-12-23     作者:融資租賃業(yè)務研究委員會

          11 28日,由上海律協(xié)融資租賃業(yè)務研究委員會與華東政法大學融資租賃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融資租賃行業(yè)發(fā)展與法治保障學術論壇”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上海律協(xié)副會長呂琰、融資租賃業(yè)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孫瑜、副主任吳剛、沈靜、吳靜靜等30多名律師參加會議。此外,還有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以及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黃浦區(qū)人民法院、上海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與律師界、租賃行業(yè)界的40多名專家與會。

會上,呂琰副會長作開場致辭。融資租賃業(yè)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吳靜靜、委員李偉杰、副主任沈靜先后作為融資租賃合同解除的條件和法律后果、售后回租的認定與風險控制、融資租賃合同中約定司法文書送達地址的法律效力三個議題的主持人參與座談,與來自業(yè)界、學界和審判實務界的專家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一、研討背景及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融資租賃業(yè)高速增長。截至20159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39800億元,比去年底增長24.4%。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融資租賃業(yè)的企業(yè)數量、注冊資金和業(yè)務總量都在大幅增長。據統(tǒng)計,截至20156月底,在上海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yè)總數約為1098家,約占全國3185家的34.5%,比2014年增加了537家,增幅達到了95.7%。企業(yè)數量位居全國首位。截至20156月底,上海市融資租賃企業(yè)注冊資金約合366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的2122億元增長了1538億元,增幅為72.5%

對于融資租賃行業(yè)而言,在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比如融資租賃業(yè)務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走向國際化,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涉外訴訟和國際仲裁,同時也會面臨更多的競爭。

二、融資租賃合同解除的條件和法律后果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江洪認為,融資租賃合同的解除非常特殊,就實務研究來看,融資租賃的合同具有“不可解約性”,中途是不可解約的。無論是從國外立法還是融資租賃交易實踐,均承認融資租賃合同具有“不可解約性”或“禁止中途解約”。

周江洪教授認為,融資租賃既不同于借款也不同于租賃,實際上是借助物的形式來融資。從合同的角度對于出租人來說,融資租賃的作用是租金的回收。而對于承租人來說,就是為了收益。物交付之后,對于出租人而言,已經實現(xiàn)了物的作用,一旦解除租金回收會面臨很大問題,對其經營會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可以解除,那么物是選定的,標的物是選定物,沒法再給其他人,因為不具有公用性。承租人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如果解約,對于其生產也會產生很大影響。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租賃合同使用收益對價,實質是成本和利用價值,更類似于借款,而租賃物的性質則類似于擔保。

對于融資租賃合同的解除是否僅限于《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和《融資租賃合同司法解釋》(下稱“《司法解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所列情形,亦或是可以擴展至其他條款的問題,周江洪教授認為,融資租賃合同的解除應當慎重,除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外,不應擴張適用。值得注意的是, 《司法解釋》第十二條對《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做了細化和補充。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支付租金的,承租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選擇加速到期,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而《司法解釋》第十二條根據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將這種情況下出租人的解除權細分成了兩種情形:1、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數額支付租金,符合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經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2、合同對于欠付租金解除合同的情形沒有明確約定,但承租人欠付租金達到兩期以上,或者數額達到全部租金百分之十五以上,經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

對于融資租賃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周江洪教授認為,融資租賃合同清算具有其特殊性,依據《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九條及第二百五十條的旨趣予以解釋,無論是約定租賃合同到期歸承租人所有還是歸出租人所有,出租人在解除合同取回租賃物時,都有可能負有清算義務。即使是不可歸責于當事人的原因解除,《司法解釋》也賦予出租人某種程度上的價額返還請求權。

魏永博士認為,物的風險由所有權人承擔。此系買賣合同及普通租賃合同的一般原則。但就融資租賃交易而言,兼具融資與融物雙重屬性,既包括買賣合同與融資租賃合同兩類合同,又有出賣人、出租人和承租人三方當事人,由此導致融資租賃交易中有關租賃物風險負擔的爭議較多?!端痉ń忉尅返谄邨l規(guī)定,承租人占有租賃物期間,租賃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承租人承擔,出租人要求承租人繼續(xù)支付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除外。根據該條款,非承租人原因導致租賃物毀損滅失的,并不能免除承租人繼續(xù)支付租金的義務。簡而言之,該條確立的租賃物的風險承擔規(guī)則:以承租人負擔為原則。

根據《司法解釋》第十一條第二項規(guī)定,租賃物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的原因意外毀損、滅失,且不能修復或者確定替代物的,出租人或承租人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里容易產生誤解的是,本條與第七條有關非承租人原因導致租賃物毀損滅失不免除承租人的租金支付義務的規(guī)定似乎有所矛盾。魏永博士認為,從《司法解釋》的條文結構來看,第七條屬于第二部分,即合同的履行和租賃物的公示部分,屬于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負擔規(guī)則;第十一條屬于第三部分,即合同的解除部分,屬于合同解除的事由。從內容而言,第七條的適用條件是融資租賃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形。故出租人仍可以融資租賃合同為據,訴請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

有關在當事人沒有另行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占有租賃物期間,租賃物發(fā)生毀損、滅失時,出租人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支持其要求承租人繼續(xù)支付租金的請求,而同時承租人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解釋》第十一條規(guī)定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情況,魏永博士指出,根據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關于融資租賃合同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傾向支持承租人。

市一中院金融庭副庭長單素華認為,審判基本原則是保護正當權利人。無論從法理解釋還是從公平角度而言,最后的裁定或者判決不會保護非善意當事人或者違約方的權益。

三、售后回租模式的認定與風險控制

單素華副庭長認為,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幾種售后回租模式有:

1、承租人向出賣人已支付部分價款情況下的售后回租;

2、承租人已付清全部價款情況下的售后回租;

3、名為直租,實為售后回租。

在售后回租模式中,影響融資租賃合同效力認定的常見因素主要有:

1、租賃物存在與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如果連租賃物都不存在,很難認定為融資租賃合同;

2、租賃物價值與融資資金之間差額大小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有些案件的差價特別大,有些租賃物已經不具有交換價值,卻確定很高的融資價值。對于此情形,應堅持租賃物的基本底線,在個案中謹慎掌握租賃物價值與融資資金額之間的差價;

3、租賃物所有權轉移對合同效力的影響:因為涉及到合同到期后的租賃物處置問題,售后回租要求所有權轉移至出租人,對于在某些物的所有權主體是有限制的情況下,進行售后回租存在疑問;

4、租賃物的性質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比如易耗品,一般認定為不能進行融資租賃。

單素華副庭長對回租業(yè)務中的法律風險控制提出建議:一是要注重對租賃物性質及權屬狀況的審查;二是要完備租賃物所有權轉移交接手續(xù);三是要合理評估租賃物的價值。

對于售后回租的認定難點,黃浦法院金融庭庭長朱奇指出,關于售后回租的規(guī)定,目前僅有《司法解釋》第二條、銀監(jiān)會制定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第四條及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的《關于融資性售后回租業(yè)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中有所提及。不僅法律位階較低,而且都僅是對售后回租概念的描述,并無針對售后回租具體細節(jié)的規(guī)范。然而,在審判實踐中發(fā)現(xiàn),售后回租中涌現(xiàn)的問題非常多,亟待法律條款對此類問題作出專門性規(guī)定。

在融資回租合同簽訂時,承租人尚未實際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租賃物所有權仍歸出賣人所有。在此情形下,對于出租人作為融資回租合同項下的買受人,能否善意取得租賃物所有權這一問題,朱奇庭長認為,融資回租合同簽訂后,雖然租賃物的所有權人由承租人轉為出租人,但租賃物的占有使用狀態(tài)并未改變,依然繼續(xù)由承租人占有。此種情形屬于《物權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占有改定。但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是否適用善意取得,在審判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也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其中,認為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不適用善意取得的理由包括:

1、占有改定與善意取得在物權公信力上存在天然分歧。善意取得中受讓人獲得所有權的原因是基于動產的占有公信力而來,但占有改定不能對抗物權的對外公示效應,在交易相對人之外的眼中并不會具備占有的“客觀”存在;

2、占有改定方式善意取得所有權具有邏輯上的矛盾。既然現(xiàn)在的受讓人A可以通過善意取得的方式獲得所有權,則出讓人再次通過占有改定的方式出讓給其他受讓人B,則兩個同為間接占有、并未直接管領標的物的兩個所有權人難以確定優(yōu)先性;

3、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公示作用不足。否定占有改定下善意取得的適用,更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維護交易安全。因此,善意取得中的交付并不包括占有改定。

認為在融資回租合同情形下,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可以適用善意取得的理由為:若認定占有改定不適用善意取得,等于否定了融資回租合同情形下的善意取得,大大提高了出租人在從事融資回租業(yè)務中的風險,從而勢必對融資回租業(yè)務的開展造成極大沖擊。因此,應當考慮融資回租合同的實際情況,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適用善意取得。

關于風險控制,朱奇庭長給出如下建議:

1、盡快構建全國行業(yè)協(xié)會,強化行業(yè)自律;

2、完備細化承租人資信審查,降低交易風險;

3、規(guī)范融資租賃合同條款,保障交易安全;

4、依法敦促出租人合規(guī)經營,發(fā)揮正面作用。

華東政法大學徐同遠博士認為,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由于當前我國缺乏正規(guī)的融資渠道,售后回租在中國的融資租賃業(yè)務中占有很大比例,這在國外是很少見的。對于售后回租的法律適用,現(xiàn)在的法律體系中,除租賃物所有權外,有關售后回租的法律關系的認定上,除《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不能適用外,其他都能適用。此外,租賃物必須是真實的、恰當的。

四、融資租賃合同中約定司法文書送達地址的法律效力

合同中約定司法文書送達地址在實踐中稱為訴前確認司法送達地址,是指法院根據當事人在糾紛發(fā)生前確認的送達地址送達訴訟文書,即使訴訟文書發(fā)生送達不能,法律推定視為送達。

浦東新區(qū)法院金融庭副庭長林曉君首先闡明了推行訴前確認司法送達地址的意義。全面推行訴前確認司法送達地址具有必要性、正當性、合法性:

1、必要性:解決送達難,有效提高效率;

2、正當性:確保程序公正,推定送達有效;

3、合法性:尊重意思自治,具有法律依據。

訴前確認司法送達地址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確認的形式。合同當事人以一定的書面形式確認送達地址,可以以雙方的合同條款、一方向對方出具承諾書、確認書、當事人向第三方出具確認書的形式。不管是何種形式,關鍵取決于是否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二是確認的內容。確認一旦日后形成訴訟,該地址即為法院向其送達法律文書的訴訟送達地址,且法律對該地址的送達具有推定送達的法律效果。因受送達人自己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履行告知義務,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郵寄送達以郵件回執(zhí)上注明的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直接送達的,送達人當場在送達回執(zhí)上記明情況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當前訴前確認司法送達地址的適用呈現(xiàn)的特點是:適用比例不高、合同約定不明確不規(guī)范、運作效率效果俱佳。林曉君庭長建議實踐中需要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1、完善法律,各方改進理念,積極推進。法院要改進理念、各方積極溝通;

2、完善制度,保障當事人權利。

上海閩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齊樂斌認為,送達地址對于企業(yè)來說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是業(yè)界的有效救濟手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業(yè)內已經把送達地址作為一項必備條款。一是企業(yè)明確定義了通訊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二是明確了送達地址的適用期間。三是約定任何一方如果通訊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需要變更的,應提前5個工作日向合同其他方和司法機關送交書面的變更告知書。四是約定合同各方均承諾,上述確認的通訊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真實有效,如有錯誤導致的商業(yè)信函或司法文書送達不能的法律后果自行承擔。

(注:以上嘉賓觀點,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供稿:上海律協(xié)融資租賃業(yè)務研究委員會

執(zhí)筆:施諦夫  上海凱正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